一、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的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我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我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及我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叁、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而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综合工程。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建立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
主 任:校长
副主任:教学校长、教学处主任、教科处主任
职责:负责审议校本课程,做出评价意见。
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教学处主任
副组长:教学处副主任
职责: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制定相关条例,加强管理;组织落实课程表等工作;负责建立学校课程授课教师档案,负责建立学校课程学生档案。
3.建立校本课程审查小组
组 长:教科处主任
成 员:学科教研组长
职责: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申报课程:开设学校课程的教师,须填写申报书,撰写课程介绍,编写所开设课程的教案。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组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做出评价意见;提供课程菜单和课程介绍。
4.部门及教师职责
(1)各年级职责
1)开展学生选课指导,负责指导学生选择科目。
2)负责向授课教师提供上课学生名单,协调、管理小组活动。&苍产蝉辫;
3)建立学生选课登记表,记录学生学校课程学习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依据。
(2)教研组职责
1)组织落实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和实施工作。
2)指导并选编校本课程。
3)召集成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实施、编辑。
4)总结本组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
(3)授课教师职责
1)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学处随机听课、测评。
3)教师组织活动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需把好以下几关
(1)校本课程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2)任课教师要通过选编、自编教学内容等形式形成校本课程教案。
(3)校本课程一经开设,课程实施的老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学校安排的课程表授课,不许随意删减课时或被其它任何内容、形式所占用。&苍产蝉辫;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
1.实施流程
(1)选课,教学处、教科处在学期开学前一周,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方案及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志愿表。教科室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统计汇总。
(2)排课,校本课程每周叁安排一课时,一学期按18周安排。在公布课表的同时,要公布授课教师、学习地点。
(3)上课,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校本课程教学组织的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要建立临时班级,安排好座次表,选出一名课代表,协助授课教师做好学生考勤、作业完成等工作。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学生上课采取走班制,根据教师的要求,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4)考核,每一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向教学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测试、小论文、实验、设计、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期成绩考核之中。
(五)课程类型
1.学科纵深拓展课程
立足学科体系,就学科与实践的结合上纵深拓展,开发诸如《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的数学》《黄陵地理知识》《黄帝陵历史知识》等等。
2.活动类课程
将学校各项活动整合,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课程,一体化推进学校各项活动有效开展,如《学校艺术节》《学校科技节》、《学校体育节》《延安精神》《黄帝文化》《书法》《剪纸》等。
3.德育类课程
以做人求知为主线开发德育课程。定时间,定内容召开主题班会、周升旗、操后点评、远足活动、劳动实践体验等。
4.年级课程
以学生不同年级特点开放课程:高一军训、入学教育、自律、习惯培养教育;高二学法指导、勤奋教育、兴趣培养;高叁励志教育、成人礼。
5.特色课程
如我校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近自然,了解历史”为主题的研究内容。确定以“本土名人知多少”“&苍产蝉辫;本土名胜知多少”和“本土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特色学校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教材编写要求
1.教师要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自编教材;选编教材;选用优秀教材;拓宽现有教材。
2.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内容编排应尽力图文并茂,并通过简要案例、对比分析、逻辑演绎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内容。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
3.教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
4.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等教育资源。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为了保证学校课程的开发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主要从叁个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价:课程教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
1.课程教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收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等等。
2.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听课、查阅资料、问卷、座谈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归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叁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座谈的结果,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叁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A、B、C、D)等形式记录在案;叁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学分管理相关评价表格。
4.评价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八)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对学生的选课要科学引导。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讲清我校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要求所有学生参加选修课程,年级主任、班主任协调指导选课,做到“指导不包办,放手不放任”。
2.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教师要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认真组织教学过程,加强学生管理,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联系,及时反思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
3.学生要认真上课。按时出勤,遵守班级常规,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考核要求。学生校本课程的评价结果记入学藉档案,成绩优异者优先评优。
4.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调研和监控。学校课程管理与实施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调研和监控。通过听课、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学情分析等方面,全面分析该课程的实施质量和学生的认可程度,及时反馈,并为校本课程的后续开设提供决策依据。
(九)几点要求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
四、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和学校课程建设小组。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学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
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研究经费的及时划拨,加强校园环境改善,
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和校园网站建设,为学校课程实施提
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4.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学校课程提供保障。利用网络等各种
载体大力宣传学校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
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
制。
九一果冻制品厂最新教学处
2023年3月10日